【中國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近年來,通過深圳合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以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環保企業不斷涌現,這些新興企業通過自主創新,不斷研發出一批污水處理及資源化新技術,使我國水處理工藝技術與裝備制造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尤其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由合續環境自主研制出的三大利器,更是博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當前我國農村環境污水現狀不同樂觀,一方面,來自農村的內生污染源未減反增;另一方面,城市生活污水與鄉村工業廢水的侵害短期難以祛除,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很多原本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難覓一泓清泉。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顯現至今,農村水污染困境遷延多年,終呈愈演愈烈之勢。來自媒體的報道消息稱,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司長趙暉曾以近年來的統計數據說明:我國城市污水排放量為1.1億噸/日,縣城為2336萬噸/日,而建制鎮為2677萬噸/日,村莊為3220噸/日。但是城市、縣城、建制鎮、村莊的污水處理率分別為87%、75%、28%、8%,污水處理率差異明顯。
但同時,治理的空白意味著巨大市場。在住建部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范彬看來,農村污水治理需求龐大,服務人口約為5億鄉村人口。若“投資需求如果按照未來30年5000元/人計算,則需要2.5萬億元的投資。”由此,農村污水處理板塊,亦被環保行業從事企業視作下一個掘金標的。
圖為2016江蘇環保新技術交流會現場合續環境展臺
精耕水處理行業多年的深圳合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合續環境”)自然也不例外。
作為一家以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研發生產制造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亦是國內的分散式污水設備研發制造企業,憑借多年砥礪,合續環境早已在水務行業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印。由合續環境自主研發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單臺設備便涵蓋0.6—500噸位的污水處理需求。其貝斯系列設備產品出水水質更是可以實現不加任何藥劑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據公開資料,農村污水處理屬于前沿技術行業,如果沒有明晰的技術路線支撐,僅僅當做普通的環境整治工程對待,治理難以見效。面對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合續環境針對每個不同的水域生態環境,堅持采用治水“四化”原則,即設備化、標準化、智能化與信息化開發,并在依托現代工業制造技術的基礎上,以精細務實的品質理念深耕實現“合續智造”。
而事實上,在環境剛需升級的中國市場,持續追求自主創新技術的品牌企業才能擁抱行業春天。在承攬的眾多農村污水處理項目中,合續環境便綜合運用了CHtank中國罐、組團式集中鄉鎮污水處理站、智能網絡控制中心等三大核心治理技術。
接下來,中國環保在線小編就為你揭秘合續環境的三大治理利器——
CHtank中國罐:為解決當前自然村落生活污水處理普遍存在管網投資大、施工困難等難點,合續環境自主研發的CHtank中國罐通過在一套設備中系統集成化糞槽、生物處理單元、清水箱等單元,將化糞池和污水處理設施集與一體,真正實現了投資費用低廉,傻瓜式操作,運費費用低廉等核心優勢。而地埋式的設計樣式,生化主體采用多級AO的處理工藝,產品材質選用耐氧化高分子HDPE,使得設備使用壽命超過五十年,年運行費用不超過一百元,這些巨大優點都令此款設備備受市場青睞。
組團式集中鄉鎮污水站模式:在日前接受中國環保在線記者專訪時,合續環境副總經理高練介紹說,該模式以一定的聚合空間為基礎,通過優化村鎮布局與形態,結合實際污水處理需求而構建的點狀布局組團式污水處理體系。高總進一步指出,組團式污水處理站通過縮小污水收集半徑,在有效節省管網投資成本、滿足村鎮片區、帶區污水處理配套設施要求的同時,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污水處理投資成本的小化與處理效率大化。
圖為合續環境副總經理高練與本網記者合影
智能網絡控制中心。針對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運維管理上的難點,合續環境通過以智能控制中心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平臺,優化配置流量傳感、氣量傳感、COD傳感、氨氮傳感與視覺傳感等功能模塊。該系統利用信息收集傳輸技術可將污水處理站點的實時數據傳輸給管理企業與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化平臺。終,在基于監測數據集成的框架下,實現污染源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的實質跨越。
由是,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中,合續環境高品質的綜合解決方案可謂有口皆碑,而品質內核的背后正是依托技術上的不斷創新與積累。近年來,合續環境著力構建精良的人才梯隊、技術的研發實驗室。在此基礎上,合續環境先后與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學等眾多科研院校長期保持深度戰略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型為產業化。
也正是在技術優勢的支撐下,合續環境迅速切入多個領域,形成了城市區域內分散型點源污水就地處理、鎮區污水相對集中處理、農村家庭污水分戶處理的多產業鏈發展格局。未來,懷抱“中國分散式污水處理專家”憧憬的合續環境能否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和服務做出業界表率,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