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成為G20杭州峰會提及率高的“關鍵詞”之一。這一凝聚了中國智慧的重大創新走進G20議題,發展綠色金融已經在各經濟體中達成高度共識。
綠色金融,通俗地講就是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目前,中國綠色金融業務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商業銀行業務體系的重要門類,對經濟轉型升級起著重要推動作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7.2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0%。其中,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達5.57萬億元,環境效益顯著。
按其貸款支持資金比例,預計可年節約標準煤1.87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4.35億噸,相當于北京7萬輛出租車停駛298年,或者是三峽水電站發電7.4年形成的二氧化碳減排當量。“要實現我國治理環境污染的目標和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達到峰值目標的承諾,預計每年需要3萬億元到4萬億元的綠色投資。但是,財政資金預計只能覆蓋綠色投資的15%左右,絕大部分的綠色投資需要大量社會資本的投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經濟學家馬駿表示。
逐步擴大的綠色金融版圖
近幾年,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對綠色發展的支持,正在從“認知”走向“行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透露,2016年前7個月,我國發行的綠色債券已近1200億元,占同期發行的綠色債券40%以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大的綠色債券市場。
綠色信貸同樣在穩步增長。根據銀監會透露的新數據,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7.2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0%,其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69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5.57萬億元。
不過,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整體來看,綠色信貸的規模依舊較為有限,多數銀行在綠色項目的投資上還未找到非常合適的模式,或者對綠色項目過于審慎。事實上,綠色信貸的資產質量也非常可觀,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不良貸款余額226.25億元,不良率為0.41%,低于同期各項貸款不良率1.35個百分點。在政策的協調下,尤其是加快信息披露相關細則的制定,將會夯實綠色金融發展的基礎,提速行業發展。
據《綠色金融與低碳城市投融資》估算,“十三五”期間,我國需要投資1.65萬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新建綠色建筑以及對現有住房和商業建筑進行大規模節能改造。由于綠色項目的資金敞口較大,除了銀行信貸之外,更多的社會資金被寄予厚望。
支持綠色企業直接融資
證監會中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馬險峰日前對媒體表示,積極支持綠色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能夠激勵引導大量社會資金進入綠色行業,充分發揮證券交易所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緩解綠色企業融資難題,更好地支持綠色經濟發展。
由于目前排隊等待新股發行審核的企業數量較多,證監會將考慮加大支持綠色企業直接融資力度,提高發行審核效率,加大支持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工作力度,逐步緩解綠色企業排隊時間過長的問題。不過,這些政策的落地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
證監會也在發行審核中強化了環保標準。根據相關規定,發行人生產經營活動、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環境保護政策;近36個月內存在違反環保法律、行政法規或規章等情形的,不得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信息披露準則等規則也對發行人存在的環保問題、采取的措施及資金投入情況等事項作出了明確的信息披露和核查要求。
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馬險峰說,綠色金融涉及的產業中主要體現出項目貸款占比高,投資回收期長,項目收益率較低等特征,在銀行信貸投放中往往不具備競爭優勢。據介紹,滬深交易所均對綠色債券的申報受理及審核建立了專門的“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已有12家發行人申報了13只綠色公司債券或者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申報規模約350億元,已發行70億元,申報品種覆蓋普通公司債、熊貓債、可續期債和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等。
“藍海”也有競爭
“近幾年,大家看到綠色金融的藍海,也在投入,我們也能感到同業競爭的壓力。不過綠色金融市場很大,一家銀行做不過來。”興業銀行環境金融部總經理羅施毅稱。在發展這項業務的過程中,多家銀行形成了各自的差異和特點。不同于興業銀行,大部分銀行以總行二級部門負責綠色金融業務,并在逐漸形成相關產品體系。
誠如南京銀行相關人士介紹說,南京銀行將綠色金融提升到全行戰略的重要位置,2014年成立了以行領導為組長、以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綠色金融領導小組;同時調整總行組織架構,在總行公司業務部成立綠色金融部,專職承擔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和營銷推動工作。
南京銀行方面還稱,依托政府相關資源,以重點企業和特色園區為突破,擴大南京銀行支持綠色金融產業的影響力。未來,南京銀行將在能效融資、水效、碳金融、排污權等領域進一步研究開發特色產品。
除了中資銀行,外資銀行也希望從中國綠色金融市場分一杯羹。某股份行綠色金融相關人士指出,外資銀行的優勢在于幫助國內企業在國外市場發行綠色債券。
而在匯豐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看來,在資本市場方面,匯豐積極參與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比如,2016年,協助中國銀行成功完成境外30億等值美元綠色債券發行,成為市場中有史以來發行金額大、品種多的綠債。
(參考資料:光明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金融時報、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