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缸”紹興亮利劍 九成印染企業或將關停整治
此次紹興印染產業地方標準,于3月30日出臺,“標準”共分四部分,分別是《紹興市印染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標準(試行)》、《紹興市印染行業先進工藝技術設備標準》、《紹興市印染行業綠色標桿示范企業標準》和《紹興市印染企業提升環保規范要求》。
上述標準堪稱紹興有史以來嚴,全國罕見。以標準中的《紹興市印染企業提升環保規范要求》為例,該標準明確提出廢氣封閉收集。“只要還有異味,那么整條生產線或車間廠房實施全封閉。”對此,紹興市環保部門估計,僅此一項,需整治的企業至少有九成。
針對廠房、車間出租承包的印染產能,存在“三合一”現象的印染產能等,此次《紹興市印染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標準》也作了明晰界定:皆為落后印染產能。而紹興的印染企業,車間出租轉包現象較為普遍。根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目前柯橋印染企業中存在出租現象的占三成左右。
“此次地方標準對于紹興染企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技術設備的改造方面。如果按照標準執行,更換先進工藝設備考驗染企,大型染企由于資金實力較強,還能應付,但很多小染企受自身實力限制,銀行也不會發放貸款,要求小染企執行新標準,意味著間接要他們關停。”一家參與標準制定的紹興染企稱。
史上嚴的紹興印染產業地方標準對染企帶來的影響,或許可以從年初的整治找到一些答案。
浙江紹興,是我國印染產業集中的地區,有“染缸”之稱。目前,紹興有印染企業336家,占全國印染產能38.4%。但大多數是中低端產能,環境承載壓力日益嚴峻。在此背景下,紹興市2月1日出臺《加快印染產業提升促進生態環境優化工作方案》。
看慣了“走過場”的紹興印染人未曾料到,此番亮劍的執法力度遠超預期。2月7日,柯橋首批64家印染企業被實施停產整治。隨后,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又有10家印染廠關停整治。“截至目前,此前停產整治的74家染企還沒有一家企業復產。整改驗收尚未出臺具體通知,估計要到5月份以后。”上述紹興經信委人士稱。
74家染企的關停,使得紹興印染產能急劇萎縮。2月中旬,媒體曾前往紹興印染重鎮柯橋實地探訪,所見所聞可以用“冰火兩重天”描述:關停整頓的印染企業冷冷清清,而正常開工的企業盛況。染費染料輪番漲價,相關上市公司受益匪淺。
紹興一家染企總經理稱,紹興印染在國內的地位舉足輕重,如果按照新地方標準嚴格執行,紡織、印染及服裝全產業鏈的劇變,幾乎可以預見,優勢企業的好日子,可以樂觀地看遠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