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zhan內容導讀:總部位于深圳的華為是第二大電信網路設備供應商,該公司在2011年實行了一套輪值CEO制度,由三位高管郭平、胡厚昆和徐直軍輪流擔任執行長一職,每六個月輪換一次。 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有著一套獨特的管理層架構,有時會讓人疑惑究竟誰才是公司的決策者。
任正非
華為副總裁兼董事會成員陳黎芳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他公司或許只會挑選一人擔任領導,但華為選擇讓一個小團隊來領導公司。她表示,這種輪值CEO制度是華為創新的一種形式。
包括陳黎芳在內的13名董事在華為的董事會會議上擁有平等投票權,不過三位輪值CEO對決策的影響力更大,部分原因在于他們還分管著負責公司政策設計的委員會。郭平擔任華為財經委員會的主任,胡厚昆擔任人力資源委員會主任,徐直軍擔任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主任。
與此同時,1987年創立華為的任正非依舊保留了CEO職務,與三位高管扮演的代理CEO角色有所不同。
任正非的不同之處在于他有權否決董事會的決定。但據陳黎芳講,到目前為止他還從未行使過這一權力。此外,任正非沒有權力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不過他可以與其他管理人士交流看法。
陳黎芳稱,自2011年實行輪值CEO制度以來,任正非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教導、培養這三位輪值CEO.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輪值CEO制度是縮小候選人范圍,后從中選定任正非接班人的一種方法。但據華為稱,這一制度并非是為了從中篩選出一位接班人。該公司也從未表示過輪值CEO制度到底是一種臨時性安排還是性的管理層結構。
在華為上,任正非在一則解釋輪值CEO制度的聲明中稱,輪值CEO制度比“將公司的成功系于一人,敗也是這一人的制度要好”。
一位華為發言人稱,2011年公司改變領導層結構的決定并不是由某個特定事件引發的,也不是因為面臨領導層換血的緊迫需要。他表示,這是華為不斷改善管理的努力之一,是從《會飛的水牛》(FlightoftheBuffalo,作者JamesBelasco、RalphStayer)一書中獲得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