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池快速攪拌器
A. 混合系統:混合區工藝的作用是將藥劑快速均勻地擴散到被處理的水中,要求混合時間短,藥劑分散均勻迅速。本系統采用機械混合,通過攪拌器攪拌,使藥劑迅速擴散到水體以取得良好的混合效果。混凝時間及速度梯度應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并保持適當的接觸時間。
B. 絮凝系統:絮凝工藝是使藥劑水解產物與水中膠體顆粒反應形成的絮凝物,不斷接觸碰撞,長大成為密實、易沉淀的礬花。
絮凝池內設置中心導流筒,原水、藥劑及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液在中心導流筒內外循環流動,實現有效地絮凝。
中心導流筒內設置絮凝攪拌器。導流筒需含支撐設備。一個絮凝池不允許設置多個攪拌器。
C. 沉淀系統沉淀是使絮凝形成的礬花通過重力作用有效的分離出來,以獲得澄清水。沉淀區采用斜管進行泥水分離,斜管應有足夠的機械及物理性能,合適的安裝間距及安裝角度,以滿足污泥順利下滑并不會造成堵塞以及避免出現污泥堆積受壓變形下陷的要求。
沉淀區上部采用出水槽進行澄清水的收集,應能承受原水水質、水量變化,并無細小絮體經出水槽進入后續處理構筑物。
沉淀區應設置表面撇渣系統,用于撇除池子表面的浮渣及浮油等。
D.污泥濃縮系統:高效沉淀池應設有污泥濃縮區,每座高效沉淀池應設置一套濃縮刮泥機,刮泥機上裝有濃縮柵條,用于沉淀污泥的濃縮刮除。
E.污泥回流及排泥系統 高效沉淀池采用污泥泵排出和回流污泥,每池設置獨立的污泥泵,污泥泵的出力和數量要保證高效沉淀池的污泥及時排出和回流。由于排放泵和回流泵的工作狀態不同,任何情況下不允許將兩者混用。污泥的外回流量應根據進水水質控制,并使新鮮的、濃度適中并可良好絮凝的污泥進行回流。
回流污泥濃度的設置合理,要同時兼顧工藝需要和設備實際運行要求。
為了適應后續處理的需要,同時為了降低藥耗,不允許在污泥回流管線上投加任何藥劑。
在高效沉淀池的適當位置,設置不同高度的水、泥取樣口若干,以方便水、泥的取樣化驗。
污泥泵采用耐磨損、抗腐蝕材質制作的,適宜運送高濃度污泥的渣漿泵。
電氣控制系統說明:
高效沉淀池系統的操作方式為就地集中控制。
在高效沉淀系統的操作中,可實現自動控制(同時預留控制端口)和手動控制相結合。布線采用電氣制造業協會的標準。控制系統按照工藝設計要求控制設備運轉。
所有的控制箱都須由專業制造商制造,使用高質量材料和標準進行布線和裝配,操作中可實現自動控制(預留控制端口)和手動控制相結合,控制系統按照工藝設計要求監視和控制設備運轉。
電氣控制系統包括電氣控制柜,現場按鈕箱。電氣控制柜控制所有高效沉淀系統內設備操作。
控制柜具有手動和自動(預留控制端口)控制功能。
現場按鈕箱均采用不銹鋼SS304材質,柜內需要設計散熱風機和進氣防塵濾網,尺寸及電氣元氣件盤面布置需回傳確認。控制柜壁厚不小于2.0mm,按鈕箱不小于1.5mm,防護等級要求IP65。
混凝池快速攪拌器控制功能如下:
一每組單元運行與停止控制及狀態顯示
一所有減速電機的開啟
一所有污泥回流泵/排放泵的運行
一其它用電設備的運行
一過載保護
一緊急停車
一發出停車和報警信號
具體控制內容如下:
一機電設備過載報警和緊急制動
一設備的配套聯動
一啟動,停機控制
一運行,故障指示
一緊急停機按鈕
江蘇杜安環保提供下列資料:
1)設備的總體布置圖,選型計算依據,以及設備的安裝布置尺寸。?
2)作為設備制造商,對水池阻力和攪拌機推力進行計算,提供攪拌機設備的詳細選型報告。該報告至少包括:攪拌機型號規格、數量、額定推力、合計推力、工藝要求推力等。?
3)設備的安裝、運行、維修手冊及電氣原理等相關的資料。?
型式與要求:
1)技術性能?
導軌系統可自由調整攪拌機的提升和下降,并無須排空水池情況下拆卸和安裝攪拌機。攪拌機全部的重量受力在一個支架上,并且這個支架應能承受攪拌機形成的推力,并可在水面以上調節攪拌葉輪水平方向的角度。?
每臺攪拌機應整體設計,封閉式連接,水下型。攪拌機所有的組件包括電機可在水下連續運轉。與液體接觸的攪拌機主要構件應是不銹鋼?AISI?316或更好。所有外露的螺母、螺栓、墊片均為不銹鋼AISI316。?
2)設備質量要求?
江蘇杜安環保根據池型的尺寸、水流的進出位置以其經驗復核確定潛水攪拌機的布置位置、額定軸功率、電機功率、葉輪直徑和轉速,以確保上述工藝要求。實際供貨設備滿足池底無沉淀現象產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