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污水處理裝置
水性油墨污水處理裝置是一種專門用于處理水性油墨廢水的高集成化污水處理設備?。這種設備通常集多種污水處理工藝于一體,能夠完成污水的各個階段的基本處理,包括加藥、絮凝、壓濾、凈化等步驟,最終使出水達到理想效果?。
水性油墨污水處理設備的高效處理不僅能減少廢水對環境的污染,還能顯著降低處理成本。例如,新型水性油墨廢水處理技術每年可減少70%的廢水處理成本,且不加藥劑、運行成本低?。此外,處理后的廢水可以回用或達到排放標準,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水性油墨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范圍:
?工藝工程設計?:包括污水處理流程、工藝工程和各處理單元設計。具體步驟如下:
將水性油墨廢水收集至收集池,然后泵入調節池中進行曝氣。
將經過調節池水質調勻的水性油墨廢水泵入快混池中,通過添加助凝劑硫酸(H2SO4)調節廢水的pH至3左右,同時用機械隔膜計量泵定量添加混凝劑聚合堿式氯化鋁(PAC)并快速攪拌。
廢水進入慢混池中,再在慢速攪拌的條件下投加絮凝劑聚丙烯酰胺(PAM),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懸浮顆粒和膠體轉化成肉眼可見的大顆粒懸浮物。
用氣動隔膜泵將經過預處理的油墨廢水全部打入廂式壓濾機,利用壓濾機濾布截留粒徑3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濾布透過水進行后續處理,壓濾液進入濾液池。
將濾液池中的廢水泵入反應池中,投加助凝劑氫氧化鈉(NaOH)、混凝劑PAC和絮凝劑PAM,利用混凝劑和絮凝劑的壓縮雙電層、沉淀網捕和吸附架橋機理,將小于30微米的膠體轉化成粒徑較大的懸浮物顆粒,并利用氣浮池中溶氣釋放器產生的微小氣泡與其粘附,形成整體密度小于水的浮體,依靠浮力上浮至水面,通過刮渣機予以刮除?。
?平面布置、設備選型和布置?:包括污水處理設備的平面布置、設備選型、布置和控制設計。設備可以安裝在地面、半地下或全地下,根據處理水量的大小選擇合適的設備型號和材質(如碳鋼、不銹鋼、玻璃鋼等)?。
?控制設計?:包括所有工藝管道和線路設計,確保設備的自動化運行和監控。設備采用全自動操控系統,勞動強度低,工作環境良好?。
處理達標水回用技術與工藝?:處理后的清水可以直接排放或用于回用,確保污水滿足回用和洗滌用水設計要求?。
水性油墨污水處理設備的主要系統?:
?超濾系統?:超濾系統在電泳涂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它通過膜分離技術去除電泳漆工作液中的雜質離子,保證漆液的穩定性和漆膜的完整性。超濾系統還能回收利用工件表面帶出的電泳漆,減少購買電泳漆的費用,并減少廢水處理負荷,減輕環境污染?。
?循環過濾系統?:該系統用于防止電泳涂料沉積,保證電泳漆液固體份含量均勻一致,從而確保車體各部分膜厚均一。它通過消除電泳涂料中的雜質,保證電泳漆膜質量?。
?溫度控制系統?:該系統確保電泳漆的溫度穩定且均勻一致,從而保證電泳液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電泳槽循環系統?:該系統防止電泳涂料沉積,保證電泳漆液固體份含量均勻一致,確保車體各部分膜厚均一?。
?電極及極液循環系統?:該系統與工件形成陰陽兩極,保證電泳正常進行,同時除去電泳產生的剩余中和酸,保持中和濃度穩定?。
?整流電源系統?:該系統提供直流電源供電泳涂裝電流?。
?電泳后清洗系統?:該系統除去附著在車體上的浮漆,回收涂料,提高漆膜外觀質量?。
水性油墨污水的深層處理方法?:
?膜分離技術?:使用超濾(UF)、納濾(NF)或反滲透(RO)等技術去除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和小分子污染物。這些膜技術具有高效、節能、環保等優點,能夠顯著提高廢水的處理效果?。
?活性炭吸附?:對于難以被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可以通過活性炭吸附的方式進行深度凈化。活性炭具有強大的吸附能力,能夠有效去除這些污染物?。
?高級氧化技術?:如Fenton試劑、光催化氧化等,用于處理殘余的難降解有機物,保證最終出水的高標準。這些技術通過強氧化劑破壞有機物的結構,使其轉化為無害物質?。
?電催化氧化?:利用電化學作用,通過電極反應產生氧化性物質,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去除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
?回用系統?:在經過上述處理后,如果水質仍不能滿足回用要求,可以考慮增加額外的處理步驟,如離子交換、電滲析等,以進一步提高水質。然后將處理合格的水按照不同的用途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水性油墨污水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
水性油墨污水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預處理階段?:在廢水進入處理系統前,通過格柵去除較大的固體雜質,防止其堵塞后續處理設備。然后設置調節池對廢水進行均質處理,以應對水量和水質的變化?
?物理處理?:使用沉淀池和過濾器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沉淀物。
?化學處理?:利用活性炭吸附和離子交換技術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