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實驗室廢水處理裝置物超所值綿陽
疾控中心實驗室廢水處理裝置物超所值綿陽
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國家環保總局發出通知,要求自2005年元月l日起,對科研、監測、試驗等實驗室、化驗室、試驗場按照污染源進行管理,納入環境監管范圍。作為化學工作者,我們有必要在保護環境的具體行動中,體現科研道德作風,做出具體表率。
1實驗室污水的產生和狀況
1. 1 實驗室污水的產生
實驗室污水的產生,主要來自高校/中學化學實驗和科研實驗,實驗污水量的不確定性、多變性、復雜性是其自身的特點,實驗污水分為高濃度和低濃度的污水,高濃度污水主要是標簽脫落后的不明潮解試劑,失效的液態試劑,科研和實驗中的衍生物及副產品,劇毒試劑實驗后的洗滌水,高濃度污水對環境污染嚴重,應當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低濃度污水主要是化學實驗器皿的洗滌水,一般酸、堿、鹽的化學反應產物,低毒的化學廢試液和實驗用水。
1. 2 實驗室污水的狀況
據實驗室污水的主要成分,可分為無機污水、有機污水和綜合污水。無機污水主要含有重金屬的汞、鉛、鉻及、砷化物、氟化物等,有機污水主要含有酚、苯、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致癌物質,綜合污水是指污水中既含有機污染物,又含無機污染物,并且兩者含量都很大。大多數實驗污水是綜合污水,處理這些污水,要因水而宜。
2 實驗室污水處理
實驗室設備使用的試劑和藥品,少則近百種,多則上千種。目前我校開設有多門實驗課,實驗內容包括物質性質驗證實驗、定量分析實驗、有機合成實驗和有機物提取實驗等,所用化學試劑包括常見酸、堿、重金屬鹽和酚及其它有機物等,其中大多數都能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許多試劑及其反應廢棄物如各種酸堿、重金屬鹽及有機物等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是有害的。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和回用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質較為穩定的特點,是一種潛在的水資源。城市污水深度處理通常以污水處理廠的二級或三級排放液為水源,用反滲透(RO)對它進行zui后的脫鹽,脫COD、BOD以及微量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的脫除,出水水質可達到飲用水標準。但由于某些主觀原因,目前大多不直接用作飲用水。國外常將其注入地下蓄水層或淡水水庫進行自然凈化(通常需存放兩年),也有用作工業冷卻水,鍋爐用水等非飲用目的。城市缺水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把城市的二級出水進行處理后再生回用是解決水源短缺的一條途徑。二級排放液在進RO裝置前需進行預處理,以使進水水質符合RO裝置的使用要求。預處理的好壞是RO技術應用成敗的關鍵。現在,RO前采用MF或UF預處理的深度水處理過程已成為非直接飲用水回用工程中城市廢水處理的工業標準,國內外都在積極地采用膜技術大規模地把城市污水開發為新的水資源。我國采用“微絮凝纖維過濾+膜濾”對洗浴廢水進行了研究,試驗表明,此工藝具有出水穩定、占地面積小的特點。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引進挪威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藝,每天可提供10萬噸二級生化處理出水作為水源,使污水深度處理后回用成為可能。我國的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并不普及,膜技術在深度處理的應用相對也很少,今后我們還需在污水的再生回用和深度處理技術上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