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轉站除臭設備
污染因子分析和處理工藝
臭氣和灰塵的產生及控制措施
臭氣和灰塵的產生分為流動源和固定源。流動源:在垃圾收集車大量集中進出站時由于車輛的密封性差或外表不潔而散發的臭氣和灰塵。
流動源產生的臭氣和灰塵的控制措施有:
(1)依靠站內外交通的組織和管理,盡量縮短收集車的行使路徑;
(2)車輛經常定期清洗,保證外表的清潔;
(3)要定期檢查和更換密封件,保證車輛密封,使臭氣盡量少外泄;
(4)杜絕跑、冒、滴、漏。
固定源:在垃圾收集車進行卸料作業時由于壓縮裝箱時垃圾的暴露而散發的臭氣和灰塵。主要的控制措施有:
(1)降低垃圾外暴露面積,降低暴露時間;
(2)中轉站作業車間設計為封閉式,進出口設置風簾,整個作業在微負壓環境中進行,防止臭氣外逸;
(3)在垃圾收集車卸料時,卸料機構和垃圾收集車應形成封閉結構,抑制灰塵的飛揚;
(4)在容器上方設置一組消毒防塵噴霧系統,在收集車卸料時,噴灑一定量的霧狀液體,控制灰塵的飛揚,并與監控系統聯動工作;
(5)中轉站設臭氣和灰塵凈化處理系統。卸料大廳的臭氣和灰塵由設置的吸風罩抽吸,經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排放。
臭氣和灰塵的處理工藝
中轉站產生的臭氣是屬于低濃度、大風量的氣體。臭氣和灰塵的處理設備必須成熟可靠,且運行費用低、維修方便。目前國內成熟的處理設備不多,大多是國外的技術。下面介紹幾種比較成熟的處理工藝。
洗滌除塵+生物過濾池
卸料大廳的臭氣和灰塵由設置的吸風罩吸走,通過管道與洗滌除塵器及分離器聯接,去除塵土后,經管道輸送至后續的生物過濾池進行除臭。空氣流從生物過濾池的底部通向頂部,并從建筑物的頂端排入大氣。
此工藝的優點是技術成熟,運行可靠,投資較省。缺點是洗滌除塵器能耗較大,噪音較大,生物過濾池面積過大,生物過濾凈化是一種敏感的過程,只有經過微生物的繁殖的適應階段后,濾池才能達到jia運行狀態。
1.2.2 噴淋+吸附 (再生)
針對中心城區的土地昂貴,噴淋+吸附(再生)方法是一種較好的方法?,F場的噴霧裝置控制了垃圾粉塵的飛揚,廢氣被吸風罩收集,通過吸風管道至噴淋塔,經噴淋塔去除粉塵和部分有機類異味,進入 DLMP除味系統,脫除有機類異味和微量無機類異味/ 經除味后的凈化氣體通過煙囪排放到室外。當活性炭纖維吸附能力達到80%時,停止進異味氣體,采用專li技術制造的PCAT再生設備將活性炭纖維吸附的異味分子去除,并分解催化為CO2和H2O之后排向大氣,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專li技術制造的PCAT再生設備,使用中頻、高壓的電場,采用分子共振的原理,在常溫下將異味的有機碳氫化合物分子電離,變成H+和C4+等離子體。
加濕+生物過濾器
這是一種由韓國LG環境安全研究院研發,上海韓華環保設備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制作代理的設備。它與文丘里洗滌除塵+生物過濾池沒什么區別,只是改進了原來粗放的方式,用精細的設備代替了生物過濾池,采用*的微生物膜代替了堆肥、泥煤、樹皮、植物或碎木的混合物作為菌床,采用可控的環境使其運行更為可靠,克服了前述方法體積過大的缺點。設置了加濕裝置,氣體經加濕并除去灰塵后進入生物過濾器,通過附著在過濾介質的表面,經微生物將廢氣中的有害成分分解為CO2、H2O和無害的堿。該方法對去除氨和硫系列的惡臭成分有較好的效果。
吸附和生物過濾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對低濃度、大風量氣體的處理效果比較明顯,但生物過濾的投資和運行費用相對要低一些,而吸附則更可靠一些。
垃圾中轉站除臭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