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與MBR大致相同,MBBR的工藝是MBBR池體與厭氧池合并處理。
移動床生物膜工藝(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需要具有比重接近于水,有效比表面積大,適合微生物附著生長等特點的懸浮填料,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設備廠商開發成功,我國也頒布了相應的行業規范。懸浮填料在生化池中輕微攪拌即可懸浮起來,易于隨水自由運動,能夠很好的形成流化狀態。在好氧條件下,曝氣充氧時產生的空氣泡上升浮力能夠推動填料和周圍的水體流動,當氣流穿過水流和填料空隙時又被填料阻滯,并被分割成小氣泡。在這樣的過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攪拌并與水流混合,而空氣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細小的氣泡,增加了生物膜與氧氣的接觸和傳氧效率。在厭氧條件下,水流和填料在潛水攪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化起來,達到生物膜和被處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觸而降解的目的。MBBR工藝的核心是實現懸浮載體填料的充分流化,以達到強化處理污染物的目的。在MBBR工藝的實際應用上,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生化池池型、懸浮填料投加量、曝氣系統、攔截篩網、推進器等。在曝氣區內生物填料的流化是系統實現良好處理功能的關鍵。其主要依靠生化池的好氧區曝氣系統來實現。在好氧區中適當的曝氣系統能夠確保生物載體流化填料的流化效果,保證流化填料在水體中做上下、前后的流動,使填料與污水進行充分的混合、碰撞、接觸,有效完成污染物、水、氣三向的接觸、交換、吸附等過程。填料比重一般選擇為0.94-0.97,在培菌期間,填料表面會慢慢附著大量的生物膜,附著量越大,比重逐漸增加,當填料上生物膜到一定厚度時,其比重大于1,填料從非曝氣區下沉到水池底部,曝氣區底部的沖擊力強,能迅速沖洗掉填料上的殘余生物膜,脫膜后的填料比重也隨之降低到1以下,并在曝氣區上升。根據掛膜前后的比重變化特點,填料可以隨水流在曝氣區和非曝氣區翻騰,從而交替完成了生物膜的生長和脫落過程,保證生物膜的數量穩定性和活性,使工藝運行較穩定。為了防止流化懸浮填料隨混合液進入下一個環節,在好氧區內適當位置設計采用篩網進行簡單攔截和分隔。篩網材質選用不銹鋼,型式與懸浮填料配套。
化糞池---格柵---調節池---厭氧池---MBBR膜池+O池----清水池----出水
?
(1)污泥負荷低
附著生長在懸浮載體中的長泥齡生物膜為生長緩慢的硝化菌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生存環境,可實現高效硝化作用,而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泥齡相對較短,可有效去除有機物。因此,這種懸浮態和附著態微生物共池生長的工藝,污泥負荷遠低于單純的活性污泥工藝,處理效率更高,運行更穩定。
(2)有機物去除率高
由于懸浮載體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附著在其表面及內部的微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一般情況下反應器內污泥濃度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10倍,總濃度高達30~40g/L,從而可大幅提高有機物去除效率。
(3)脫氮效果好
MBBR反應器中懸浮和載體表面附著的微生物處于好氧狀態,將氨氮氧化為硝酸鹽氮,而載體內部的兼氧和厭氧區利于反硝化細菌生長而起到反硝化脫氮的作用,對氨氮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
(4)易于維護管理
懸浮填料在曝氣池內無需設置填料支架,便于對填料以及池底的曝氣裝置的維護,節省投資及占地面積。
(5)不易產生污泥膨脹
懸浮填料受到水流和氣流的沖刷,保證了生物膜的活性,促進了新陳代謝,反應池中隨水流化的填料上,可能生長大量絲狀菌,從而減少了污泥膨賬發生的可能性。
1、根據安裝圖與基礎圖,準備基礎以安裝平面圖大小尺寸為準,做好混凝土底板。
2、安裝時必須嚴格根據安裝圖連接管道,設備就位后連接管道用橡皮墊緊固好,使連接處不滲漏。注意本設備安裝圖及管道連接圖按標準連接及平面布置,如用戶要求可任意布置,但必須在訂合同時提出。
3、管道安裝連接應該在設備就位時考慮好,設備就位時必須按說明書設備自重,配合吊車噸位大小,安裝順序按現場對照圖就位,筒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正確。
4、設備安裝完畢無不妥后,即可用土填入設備四周與間隙中夯實,并整平地面填土時應注意:
(1)設備人孔蓋板必須高出地坪50mm左右;
(2)不能讓土堵塞人孔蓋板上的進氣口。
5、安裝完畢后設備與基礎地板必須連接固定,保證不使設備流動上浮,同時須在設備中注入污水,充滿度必須達到70%以上,以防設備上浮。同時,檢查好各管道有無滲漏。
6、把電控柜控制線與設備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及潛污泵電機的轉向,控制柜要放在通風處,保持干燥,一般控制柜不能放在露天。須防日曬,淋雨等。以免控制板及接線頭漏電,燒毀控制板。
7、連接好風機、水泵控制線路,并注意風機、水泵的轉向必須正確無誤。
參考資料編輯區域